<
y2h4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:靖难刚成功,老朱复活了? > 第一百四十四章 激动的朱棣父子
    “唰唰唰!”

    看着骑马疾驰而来的信使,街道上的百姓先是一愣,而后纷纷快速的躲到道路两边。

    大明自建国之后,与北元的冲突就没有停过,直到近些年才有所好转,这也导致大明百姓在面对信使的时候,有了十分充足的经验,不会傻乎乎的在道路上站着挡路。

    “踏踏踏!”

    信使骑马朝着皇宫赶去,声嘶力竭的大喊声不断响起。

    “让开,都让开,边关八百里加急!”

    “让开,都让开,边关八百里加急!”

    “.”

    百姓们望着信使远去的身影,回过神来,爆发出阵阵议论声。

    “什么情况?这是边关出事了?”

    “八百里加急,事情竟然如此严重,该不会是北元南下了吧?”

    “咱们大明内乱,北元趁机南下的可能性倒是很大,不过,估计北元也不会想到,咱们的内乱已经平定了吧?”

    “嘿,北元来的还挺及时,我估计陛下最近可能都在筹谋着出兵北征呢。”

    “哦?此话怎讲?”

    “这还用我说?北元一直是咱们大明的心腹大患,现在陛下手中握着两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,你说陛下会不会北上彰显武功?”

    “呵呵,照这么说的话,北元这次扣关南下,他们算是撞到铁板上了?”

    “那可不是,现在有好戏看了,只是不知道陛下会如何处理北元,要全部横扫了吗?”

    “草原太广袤了,全部横扫了的话,可能概率不大。”

    “.”

    百姓们议论纷纷,一个个眉飞色舞的讨论着。

    与之前听到北元贼子扣关的恐慌不同,现在他们全都十分的兴奋。

    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,一是大明的武力现在确实足够高,在和北元的冲突中,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上风,另外就是朱允熥麾下大雪龙骑和虎豹骑的强悍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草原是骑兵的天堂。

    北元一直没有被大明彻底的征服,其中最大的一个点就是北元太能跑了,大明又没有办法一直在草原上驻军,所以仗打到最后,顶多是将北元给狠狠的收拾一顿,随后便班师回朝了。

    现在,这个局面马上要被打破了。

    虽然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大雪龙骑和虎豹骑作战,但是朱允熥凭借着大雪龙骑和虎豹骑,一路横推打进了应天府,这个事实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大雪龙骑和虎豹骑的战斗力,也在大明彻底的被吹爆了,所有人都知道,他们大明有这么两支强悍无比的兵马。

    强悍的武力,这就是民众的底气。

    因此,现在听到边关八百里加急,百姓们第一时间的反应并不是恐慌和不安,而是兴奋和期待。

    “什么情况?”

    “边关八百里加急,百姓们怎么一个个眉飞色舞,神情激动并且带着一抹期待呢?”

    “他们不应该惶恐不安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周围百姓的模样,神情有些懵逼。

    古怪,实在是太古怪了。

    汤和看着眼神疑惑,眉头紧皱的朱元璋,笑着道:“陛下,允熥皇孙给了大明百姓勇气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朱元璋闻言一愣。

    汤和笑了笑,继续道:“说起来,这一切也和陛下有关,咱们大明这些年在和北元的冲突中,占据了绝对的上风,这让咱们大明的百姓逐渐变得不再那么惧怕北元入关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回过神来,长呼一口气,笑着摇头道:“行了,你可别往咱身上贴金了,这些年大明虽然在一直压着北元打,但是却始终没有真正的消除草原的威胁,若是之前的时候,像现在这种八百里加急,百姓们绝不可能会是这副模样。”

    他在位的时候,大明压着北元打,这一点他承认。

    但是,听到北元扣关的消息,百姓神情肯定还是会恐慌的,担心元朝去而复返,这一点也是人之常情。

    可他此刻看到的却是一张张激动的脸庞,一个个期待的眼神。

    这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场景。

    “不管怎么样,允熥皇孙的功劳虽然大,但总是有陛下的一份功劳的。”汤和道。

    朱元璋摇摇头,目光看向皇宫的方向,轻声道:“不仅是百姓们,现在就连咱,也很期待允熥出兵草原了,到时候,场景应该会非常的酣畅淋漓吧?”

    汤和想到大雪龙骑和虎豹骑的战斗力,重重的点点头:“会的!”

    烟云阁!

    李景隆、朱高煦、朱高燧三人正在饮酒,三人的身旁,各自坐着一名颜色出众的女子。

    “来,高燧,咱们走一个。”李景隆端起酒杯,对着朱高燧道。

    他最近与朱高煦打的火热,既然朱高煦将朱高燧带来了,那他自然也是热情招待。

    朱高燧端起酒杯,与李景隆碰了一下,仰头一饮而尽,道:“曹国公,我是真没想到,咱们还能坐在一起喝酒,之前你去王府的时候,都是你和我家老爷子喝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今日不同往日,现在我与燕王关系依旧很好,但是这并不妨碍咱们之间交流。”李景隆笑着摆摆手。

    “老三,你什么时候那么多感慨了,少想那么多有的没的,来,喝酒!”朱高煦道。

    “好!”朱高燧点点头,笑着端起酒杯:“二哥、曹国公,小弟初来乍到,我敬你们一杯!”

    朱高煦、李景隆两人相视一眼,满脸的笑容,端起酒杯与朱高燧碰了碰,仰头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“说起来,陛下真是厉害,商贸改革才多长时间啊,现在应天府的模样,就开始变化了,我敢在这里打一个赌,一年之后,应天府绝对会发生巨大的变化。”

    “还用得着一年?我感觉半年就会变一副模样。”

    “说起来,曹国公,陛下为什么要给官员提升俸禄,这件事你知道吗?”

    “我哪能猜得到陛下的心思,不过,我很确信一点,陛下这么做,肯定有他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“李景隆,还得是你,难怪你在哪都能混的开,老三,看到没有,以后学着点。”

    “老二,你又调侃我了,我也就这点本事了,老三,你别听你二哥瞎说,你在战场上能打仗,陛下不会看不到的。”

    “.”

    三人喝酒聊天,身旁还有美女倒酒相伴,气氛十分的欢快。

    这时,街道上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。

    “让开,都让开,边关八百里加急!”

    “让开,都让开,边关八百里加急!”

    “.”

    朱高煦端着酒杯的手一愣,迟疑道:“我好像听到外面有人喊边关八百里加急,你们听到没有?”

    “好像是有人喊。”李景隆醉醺醺的道。

    “有吗?我怎么没有听到?”朱高燧摇摇头,满脸的疑惑。

    三人都没少喝,此刻都有些酒精上头。

    “出去看看,外面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朱高煦拍了拍身旁的女子,出声道。

    “是!”女子点点头,起身离开房间。

    “来,咱们继续!”李景隆招呼道。

    “叮!”朱高煦、朱高燧两人端起酒杯,与李景隆碰了碰。

    倒也不是三人心大,而是他们此刻都喝多了,并不能确定事情是不是真的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!

    之前离开的女子去而复返,恭敬道:“公子,您刚刚没有听错,确实是边关八百里加急,现在外面都在议论着,可能是北元寇关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!”朱高煦闻言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紧接着,他站起身,满脸掩饰不住的喜色:“好好好,北元鞑子果然是忍不住了,真是太好了!”

    说完,他扭头招呼一旁的朱高燧,道:“老三,别喝了,搞功劳了!”

    “啊?”朱高燧有些懵逼,没有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朱高煦见状,上前一巴掌拍在朱高燧的脑袋上,骂道:“啊什么啊,走了!”

    “哦!”朱高燧回过神来,心中一阵郁闷,起身准备跟着朱高煦离开。

    李景隆上前拉住朱高煦,满脸的不解:“老二,你先等等,这什么情况啊?”

    “呵呵!”朱高煦笑了笑,满脸掩饰不住的笑意,道:“景隆,要打仗了。”

    不等李景隆反应过来,他继续道:“之前我和我爹就研究过,北元鞑子可能趁着咱们大明内乱,找找机会,来上一场南下,没想到啊,他们还真的来了。”

    李景隆心中想了想,捋清了逻辑,眼神羡慕的看着朱高煦:“老二,你这次要跟着陛下北上吗?”

    “那肯定的啊,不仅是我,我爹估计也要去,这次要好好的收拾一番北元鞑子。”朱高煦神情无比的兴奋。

    他心中有股极其强烈的预感,这次北上,有很大的概率将草原荡平。

    能够参与到这样的一场盛事当中,怎能让人不激动呢?

    “景隆,我先不和你说了,赶紧回家告诉我家老爷子一声,老三,咱们走。”朱高煦对着朱高燧招呼道。

    “曹国公,多谢款待,告辞了!”朱高燧对着李景隆拱拱手。

    兄弟两人离开烟云阁,一路急匆匆的朝着王府跑去。

    李景隆目送朱高煦、朱高燧两兄弟离开,神情一阵失神:“陛下要北征草原了,我能不能也跟着去?”

    片刻之后,他深吸一口气,用力摇晃了一下脑袋,离开烟云阁,朝着皇宫跑去。

    燕王府!

    朱棣待在书房中,神情无比的纠结。

    他在犹豫着,要不要进宫去找朱允熥问问。

    想了半天了,无论是朱允熥给官员们提升俸禄之事,还是朱允熥对商贸的改革,这两件事他都想不通到底是为什么,而他又清楚的明白,朱允熥这样做,肯定有自己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王爷,晋王求见!”房门外,传来下人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三哥?他来做什么?”朱棣闻言一愣,脸上露出一抹疑惑之色。

    稳了稳心神,他上前将房门打开,道:“将晋王带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,王爷!”下人点点头,转身迈步离开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!

    朱棡来到朱棣面前,笑着打招呼:“老四!”

    朱棣满脸疑惑,道:“三哥,你这是什么情况?怎么有功夫来我这里了?”

    “怎么?没事我就不能过来吗?”朱棡道。

    朱棣神情一怔,摇摇头:“这倒不是!”

    “呵呵,我今天过来,主要是来和你告别的。”朱棡笑了笑,倒也没有卖什么关子,直接将目的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两天,他心中一直在捉摸着朱棣投靠朱允熥的事情。

    对于朱棣,他一直有很强的戒备心,他很清楚朱棣的能力。

    要收服朱棣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,更何况,朱棣还是主动投靠的朱允熥,这就更加的不可思议了。

    虽然事情已经得到了确认,但他心中仍旧是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,就好像是做梦一般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此,他才打算在离开应天府之前,好好的与朱棣聊一聊。

    “告别?”朱棣神情有些愕然,面上露出一抹惊讶之色:“三哥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难道你要离开应天府了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不仅是我,朱桢、朱檀等人,都要离开了,我们已经征得了允熥的同意。”朱棡点点头,神情有些唏嘘。

    遥想一个月前,他信誓旦旦挥师朝着应天府进发,场景还历历在目,恍如昨日一般。

    不曾想,转眼间的功夫,现在他已经成为被削去了手中的权利。

    “都要离开了。”朱棣闻言一怔。

    书房中,气氛变得有些压抑起来。

    分别总是让人伤感的,虽然现在朱棣已经投靠了朱允熥,但是,他也清楚的记得,不久之前自己曾意气风发,幻想着打进应天府坐上皇位。

    从某些方面来说,此刻朱棡、朱棣两人的心情,是有些相似的。

    “老四,你给三哥交个底,你是真的打算一直跟着允熥了吗?”朱棡抬头,目光认真的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重重点头:“是!”

    朱棡一直看着朱棣的神情变化,看得出来他并不是在说什么谎话,心情顿时无比的复杂:“老四,你这到底是为什么啊?去外面打下一块封地,明显日子要更加的滋润一些。”

    朱棣摇摇头,苦笑道:“或许吧,不过,那样的日子,并不是我想要的,三哥,你应该了解我。”

    朱棡摇摇头,道:“不,老四,我之前觉得我可能还了解一点你,但是现在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,我是万万没想到,你能主动的投靠允熥。”

    朱棣嘴角扯了扯,脸上露出一抹苦涩,旋即,深吸一口气,目光凝重的看向朱棡,道:“三哥,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允熥的优秀吗?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直觉,可能咱们大明也要出一位汉武帝、唐太宗那种级别的人物了。”

    “汉武帝,唐太宗老四,你真的这么看好允熥吗?”朱棡面上露出惊讶之色。

    朱棣点点头,道:“我对允熥有信心。”

    朱棡看着朱棣,嘴巴张了张,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

    他也承认朱允熥非常优秀,但是,拿朱允熥和汉武帝、唐太宗两人比,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啊?

    “咣当!”书房的门,突然被人从外面狂暴的推开。

    不等朱棣发怒,朱高煦满脸兴奋的跑到朱棣面前,上气不接下气:“爹,出兵了,出兵了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朱棣、朱棡两人看着朱高煦的模样,面上全都升起一抹疑惑。

    朱棣摆摆手,道:“别着急,你先冷静一下,慢慢说。”

    “呼呼呼”朱高煦大口深呼吸,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,道:“爹,北元那群鞑子,他们终于是寇关了。”

    “啊?高煦你说什么?北元寇关了?”朱棡惊呼一声,目光看着朱高煦,道:“高煦,你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,北元寇关,你怎么那么高兴?这可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额三叔也在呢?”朱高煦神情一怔,发现了一旁坐着的朱棡。

    “才发现我啊?”朱棡嘴角一阵抽搐。

    朱棣脸上也是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,猛的站起身,目光看着朱高煦,道:“老二,你说的话,消息准确吗?”

    “四弟,你.”朱棡正打算说教朱高煦一番呢,看到朱棣的模样,顿时有点懵。

    不是,一个个都什么情况啊?

    北元鞑子入关,这事情真的值得如此高兴吗?这不应该是坏事吗?

    “三哥,你先别插话。”朱棣对着朱棡摆摆手,紧接着对朱高煦道:“老二,你接着说。”

    “我”朱棡有些傻眼。

    朱高煦用力的点点头,道:“消息应该不假,现在信使差不多已经到皇宫了,不信你问老三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伸手一指身后的朱高燧。

    “唰!”朱棣也不墨迹,直接就将目光看向了朱高燧,眼露询问之色。

    朱高燧知道朱棣的意思,点点头道:“爹,事情是真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真的是太好了。”朱棣满脸掩饰不住的喜色,紧接着,深吸一口气道:“行了,都别墨迹了,咱们赶紧进宫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,老四,你这是什么情况啊?”朱棡看着眼前的场面,整个人云里雾里的。

    朱棣脸上露出笑容,道:“三哥,你觉得北元这个时候为什么突然寇关?”